Page 15 - HB00301_中式點心(含米食、麵食、甜點)
P. 15
第一章│中式點心的發展與文化
圖 1-9 團子(湯圓) 圖 1-10 燒賣 圖 1-11 匾食(餃子)
2 宋朝點心的特色 本禪師東傳至日本,同時包子亦傳入朝鮮
1. 商業發達,麵點業及點心業興盛,並 半島。《快嘴李翠蓮記》:「燒賣匾食有
出現流派,如北食店、南食店、川飯 何難,三湯兩割我也會」。(圖 1-10)
店等;且出現專業性店堂式糕點作坊。 忽思慧《飲膳正要》提到許多關於食療
的點心,及少數民族的烹飪技藝。元世祖
2. 夜間活動增加而有了夜市文化,點心
忽必烈很重視飲食保健。宮中提倡養生避
種類更多元化。
忌,重視胎教,講究妊娠食忌,乳母食
3. 利用花粉、花卉製作之點心更多樣 忌,飲酒避忌,提倡四時食宜,防止五味
化,如「松黃餅」是利用松花粉與蜂 偏走,注意食物利害和食物中毒,特別注
蜜及麵粉製作,「詹葡煎」是以槴子 重食療。
花與麵粉糊拌勻後煎製而成。
1 元朝點心的種類
4. 運用水磨糯米粉來製作點心,米食點
1. 匾食:亦稱「時羅角兒」,皆是元代
心發展更多元。
對餃子的稱呼。(圖 1-11)
5. 出現冷水麵、燙麵、發酵麵、油酥麵,
2. 燒賣:元朝開始發展出各種燒賣產品。
並出現加鹼的老麵發酵法。
3. 撥魚:將麵糊以筷子或湯匙撥入滾水
6. 點心內餡多樣化,動植物性原料豐
中 煮 熟, 狀 似 小 魚, 故 稱 為「 撥 魚
富,口味可分為甜、鹹、酸、辣等。
麵」。
五 元朝時期
4. 古剌赤:為回族點心,是以一層白糖
元代統治者為女真族,三次西征帶動 粉、松子、核桃仁,再疊一層餅,共
中西文化交流。《馬可波羅遊記》記載, 三、四層,食用時調蜂蜜沾食。
麵條由馬可波羅傳入義大利。饅頭則由日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