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 - 食品化學與分析(下)
P. 22
食品化學與分析 (下)
3 澱粉之糊化與回凝
澱粉粒內部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分布成同心輻射形,相鄰之分子因
氫鍵結合形成微結晶構造,稱為膠粒(granule)。當生澱粉粒在水中加熱
時,澱粉分子之親水基吸水膨潤使得分子間隙擴大,造成分子鎖鏈不規則
配列,變成膨潤體,膠粒依序崩裂,澱粉形成半透明膠體狀,這種現象稱為
澱粉的糊化(gelatinization),經糊化後澱粉稱為 α—澱粉,而相對地生澱
粉稱為 β—澱粉。澱粉糊化後吸水性與黏彈性會增強,同時喪失雙折射性
(birefringence),當澱粉喪失雙折射性時的溫度,稱為該澱粉的糊化溫度
(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),澱粉種類不同,糊化溫度也不同。
各種食品的直鏈澱粉及支鏈澱粉含量與糊化溫度的比較,如表 3-2-2
所示。
表 3-2-2 各種食品的直鏈澱粉及支鏈澱粉含量與糊化溫度
種類 糊化溫度(℃) 直鏈澱粉 % 支鏈澱粉 %
糯米 57.5 ~ 62.5 0 100
粳米 58.5 ~ 61.2 17 83
小麥 65.0 ~ 67.5 24 76
馬鈴薯 58.7 ~ 62.5 22 78
玉米 55.0 ~ 62.5 21 78
蕎麥 68.7 ~ 71.2 19 81
資料來源:李玫琳等,2011,《食品化學與分析 II》
糊化後澱粉在常溫下靜置一段時間後,澱粉分子再重新排列,又
形成與 β– 澱粉相似的膠粒現象,稱為澱粉的回凝(retrogradation)。
回凝現象因澱粉種類不同,其程度亦有差異,一般而言小麥澱粉、玉米
澱粉較易回凝,其次是甘藷澱粉、馬鈴薯澱粉,而糯米澱粉較難回凝。
影響澱粉回凝的因素如下:
A. 溫度:60℃為澱粉回凝的臨界溫度,60℃以下會慢慢回凝,高溫使糊化
澱粉較安定而不易回凝。在 2 ~ 5℃的低溫下澱粉回凝速度最快,但在
0℃(冰點)以下時,因水分結成冰,故回凝速度顯著變小。
18